iPhone 新機發表與首賣現象解讀

從去年九月發表 iPhone 5 以來,Apple 一直很淡定,硬要撐滿一年才肯再推出後繼機種。我們到底是要佩服 Apple 的自信,還是要為他們擔心?這麼樣的悠閒慢活,對照整個市場的熱絡擁擠,競爭產品的競逐圍攻,Apple 似乎老神在在,絲毫沒有懼怕的反應。隨著年度新產品發表,我們又嗅到了什麼訊息?沒有 Jobs 的 Apple 到底還有沒有未來?

我是 iPhone 4 以及 iPad 3 用戶,在 iOS 系統上投資購入數十套辭典 app 及其他各種軟體,如果有一天,iOS 市場萎縮或甚至敗陣結束營業,以前付費購買的軟體都將付之流水;或者 app 開發商因為市場考量,放棄 iOS 市場,轉而投奔 Android 系統,都將使得 iOS 缺乏軟體而走向衰亡。無論如何,這都是我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直到去年 iPhone 5 發表時,我還寧願相信,Apple 有極強研發能力,未來產品藍圖早已規劃妥當,依時間安排好,適當時機一到產品便逐一推出上市。眼前看似功能平平,創新有限,只不過想留一手。就算競爭產品追趕上來,甚至超越,Apple 都會在新產品發表時還以顏色,奪回市場龍頭地位。但一年下來,觀察市場與產品變化,發覺事實並非如我原先的估算,Apple Inc. 似已技窮,一路從市場領導者落後到跟隨者的位置,再到連跟隨都跟不上。

這麼說,有人未必認同,畢竟某些好壞優劣的項目與使用習慣緊密連結,部分死忠粉思對產品的喜好又帶有極深的感情因素。撇開這些主觀因素,從其他較客觀的面向,我試著探討 iPhone 產品的問題。

一家八萬人的公司,iPhone 產品單項營收超過其他各類產品營收總和,一年卻只設計出一款產品。製造全數外包,八萬大軍沒有生產線的人,一年只有這樣的成果,能不令人捏一把冷汗嗎?能不令人徃壞的方向想嗎?就算直接與 iPhone 相關的員工只有四萬人,也不該只有這樣的成績。早二、三年,在 Android 陣營還不成氣候時,這樣的產品策略或許還行得通,但現在整個產業已完全改觀,一年一款產品的策略還有勝算嗎?果不期然,一年來 iPhone 的市佔與 Apple 股價直線滑落,股價從 iPhone 5 發表時的 700 元上下,掉到 iPhone 5S/5C 發表後的 450 元左右。iPhone 的全球市佔也從 2012 年第二季的 18.8% 掉到 2013 年第二季的 14.2%。

少量多樣向來是產品經營的鐵律,Apple 能靠 iPhone 反其道而行,無非是 Apple 藉由 iPhone 這項新產品開創出新市場,為使用者創造新的使用模式。使用者一方面有新鮮感,另一方面產品選項少,因此創造了 iPhone 奇蹟。幾年後,使用者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哪樣的規格無法滿足需求,加上各類產品大量湧現,選項增加;iPhone 沒能及時回應客戶需求,跟上市場脈動,最後只得由大眾市場退縮回到利基市場。

今年 iPhone 5S/5C 發表會上,Tim Cook 開場的老王賣瓜段落少了很多可以自吹自擂的成績,硬要說就太自我感覺良好,可能還會引來嘲笑。他也不再多談一手掌握的方便有多麼神聖偉大,因為市場自有區隔與定位,使用者不必蘋果公司來教他們如何用智慧型手機,以及如何選購。

Screen Sizes of Android system去年 iPhone 5 跳脫多年 3.5 吋規格,跨出歷史的一步,雖然這一步只有短短 0.5 吋,但是今年又停止生長。國外科技媒體甚至以 “Go Big or Go Home” 的文章嘲諷 Apple,如果還堅守小尺寸,不如回家去。看看 Android 的世界,2012 年第二季 4.0 吋以上的市佔從 73% 上升到 2013 年第二季的 84%。4.5 吋以上產品在這一年間更從 12% 跳升到 55%。三星智慧型手機的大尺寸的比例又更高於市場平均,2013 年第二季,三星智慧型手機九成產品尺寸都大過 4 吋,大於 4.5 吋的比例高達七成。從這裡看,再沒概念的消費者也知道主流往大尺寸移動,Apple 仍想盡各種理由一方面向用戶喊話,一方面批評競爭產品大而無當。Apple 真的與市場脫節了,看著新發表的 iPhone 5S/5C 依然固守 4 吋,我想給它的評語是:「今年 Apple 發表兩款新產品,一款低價膠殼的 5C 與另一款迷你型 iPhone 6 mini,至於 iPhone 6 本尊,再等半年到一年。」 4 吋產品,各家手機製造商都當迷你型低價款,只有 Apple 奉為旗艦款。

曾幾何時,Apple 以 “think different” 的標語宣揚 Apple 產品如何異於傳統,如今看來特別諷刺。今天如果 think different,似乎只有拋棄 iPhone 改用其他產品。除了尺寸跟不上潮流,其他唾手可得的功能,也因為利益考量而遲遲不肯實現,NFC 支援就是明顯例證。現在要找一顆支援 NFC 晶片加入到設備裡,市場現成選項很多,Infineon、Qualcomm、NXP、Broadcom 等國際知名公司都有對應晶片,就連台灣的聯發科也有產品。Broadcom 的 BCM43341 甚至整合 802.11 a/b/g/n、Bluetooth 4.0、FM Radio,與 NFC。Apple 只須選用即可,技術上完全不是問題。但 Apple 想的是,加上 NFC 誰得利了?一筆交易透過 NFC 完成,過程中可能消費商家得利,也可能是電信公司,或信用卡公司。Apple 覺得自己無利可圖,對 NFC 這項功能便興趣缺缺。

Apple 的保守策略不只表現在 iPhone 一項產品,本來沒打算製造的小尺寸平板,在 Samsung, Amazon, Google 各家廠商接連創造市場熱度後,Apple 也跟著在去年十月做出 iPad mini。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是不用心的產品,各項規格都很陽春。這款 7.9 吋產品扮演的角色只在對七吋平板市場的 Apple 死忠粉絲有個交代,以免這群客戶投靠 Android 系統。

今年 7/24 Nexus 7 第二代發表,Google 誠意十足,一舉將螢幕畫質提升到 1920*1200 (323ppi)、前後鏡頭、藍牙 4.0、NFC、立體聲音效,甚至無線充電功能也已具備,價格當然還是低於 iPad mini 一大截。本來 Apple 仍在猶豫要不要在 iPad mini 2 新機器用上相當於 iPad 4 等級的 2048*1536 解析度螢幕,要不要在 2013 年年底前上市,看到第二代 Nexus 7 規格大幅提升,幾天之後趕緊透過 WSJ 放出消息,iPad mini 2 會有 2048*1536 高解析螢幕,而且會在 2013 年年底前發表。明顯是怕客戶大量流失,先放風聲,要客戶別急著買 Nexus 7,不用多久 iPad mini 2 就會出現。

各家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莫不將產品市佔列為最高戰略考量,唯獨 Apple 一家以獲利為先。每次新產品發表,國外科技網站就會找來專家,徹底拆解這些產品,再從原料與組裝成本精算硬體價格。Apple 每項產品的高獲利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他們努力打造產品為精品的意圖到 iPhone 5S 更加明顯,但 iPhone 5S/5C 真有創新功能?外表鍍金的手機算是創新?指紋辨識的技術勉強算是,但沒幾天已遭駭客破解。

最新消息傳來,9/20 開始的 iPhone 5S/5C 首賣成績亮眼,第一個週末銷量超越上一代 iPhone 5 的銷售數字,總計達九百萬部。這現象又該如何解讀?絕對不是創新功能引來的買氣。Apple 要在九月推新產品早在預料中,過去幾個月想買 iPhone 5 的人不願意剛買的新手機沒幾個月就變舊型,忍下不買的人這幾天出手敗入,難免會有搶購潮,這本來就是 Apple 的基本客戶。要看出 iPhone 5S/5C 的暢銷熱度,一二季過後的銷售數字才比較真實,到那時候競爭產品的功能與售價調整過後就是常態競爭的狀態。

至於還在使用 iPhone 4 的我,絕不會想買 iPhone 5S 或 5C。今年七月我才剛採用中華電信的「333 大省方案」,簽約 24 個月。當初的估計是,Apple 兩年內不太會製造出對我有吸引力的新手機,況且台灣的 4G LTE 要建置完成提供服務也還要一兩年。少了 4G LTE,用 iPhone 5S/5C 會比 iPhone 4 出色多少?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網路與電腦. Bookmark the permalink.